水槽邊緣無法嚴密契合,不是因為施工工藝的不到位,而是水槽尺寸不對;水槽一刮就花的表層,雖然顏值即正義,但是洗菜的時候一不小心磕碰就容易花的水槽,也是讓人非常糟心了;水流四處飛濺的尷尬深度,會讓本就無聊枯燥的洗菜備菜更糟心,事倍功半的體驗真是不好。做好功課再選水槽,下廚房方能“事半功倍”。
1、水槽的材質
和櫥柜一樣,水槽有幾種不同材質可供大家選擇:人造石、不銹鋼、陶瓷、鑄鐵搪瓷等。一般來說,材質是選擇水槽的第一步,材質不同各有優(yōu)良和不足。
1)人造石
人造石是人工復合材料的一種,由80%的純正花崗巖粉與20%的烯酸經過高溫加工成型。
優(yōu)良:圖案風格豐富,耐腐蝕和可塑性強,表面光潔且質感溫和。
不足:不耐硬物或鋒利物刮磨,遇高溫斷裂不好修復,易滲透。
價格區(qū)間:1000元-4000元左右
2)不銹鋼
最常見的水槽材質,市場份額基本在80%以上,是制作廚用水槽的理想材料。
優(yōu)良:自重輕好安裝,耐磨耐高溫耐潮濕;不吸油/水,不藏垢且不易腐蝕,不產生異味。
不足:金屬材質不易造型,風格單一,不同表面處理工藝價格相差大。
價格區(qū)間:800元-2500元或以上
3)陶瓷
并不是特別實用的材質,“顏值即正義”的人會更偏好這種材質,不是特別推薦。
優(yōu)良:好打理易清潔,耐高溫老化,一般為白色但可以進行著色所以色調多變。
不足:強度不夠且易碎,非高溫燒制易染異味。
注釋:達到12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才能達標,不夠溫度的陶瓷吸水率高,意味著弄一次魚會被水槽“記住”味道你要忍受好久的魚腥味!
價格區(qū)間:500-1500元
4)鑄鐵搪瓷
現在是很少見的材質,不過小時候你家的白色廚用水槽基本上都是這種材料制成的,曾經是居家必備的“國民水槽”。
優(yōu)良:外層以堅固鑄鐵高溫燒制,內壁涂有瓷釉,堅固耐用。
不足:自重大導致安裝需要額外加固臺面,材質類似陶瓷怕堅硬物品刮磨。
價格區(qū)間:生產廠家少且基本以定制為主,不是主流產品。
2、水槽幾種組合方式
單槽雙槽單雙槽,大盆小盆子母盆,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?其實總的來說,大家接觸得最多的就是雙槽和單槽兩種組合,雙槽又分成大小雙盆和單雙槽等。
1)單槽
顧名思義,就是所有動作都在一個盆里面進行,大單盆型水槽實用且舒適。
優(yōu)勢:不占空間,對小廚房很友好;大單槽容量大,像鍋具、菜盆之類的大物件都能放下。
劣勢:無法實現功能分區(qū),鍋碗廚具都在一個槽內清洗會發(fā)生交叉污染;水龍頭一般照顧不到水池所有地方。
「選購要點」:單槽最好選擇槽體深度在18cm以上的大單盆(長度600mm以上),能有效防止水花飛濺。
2)雙槽
雙槽設計可以實現清潔及調理功能的分區(qū)處理,提高廚房烹飪效率,一般分為大小雙盆和單雙槽。
大小雙槽
最常見的組合,小槽可以放置菜板。在大水槽里洗好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菜板上,水不會四處。要是買雙盆水槽,最好是選擇一個水槽較大,另一個水槽較小的那種。一般垃圾處理器裝置在小槽。大槽用于清洗鍋具餐具或大物件廚具。
單雙槽
也有叫“雙單槽”的,其本質就是兩個單獨的單槽組合而成的雙槽,同時兼顧雙槽和單槽的優(yōu)勢。既能實現功能分區(qū),容量也滿足廚房的大件物品清洗,是最為舒適的水槽設計。
這么好的東西大家覺得是什么原因讓它沒有大面積普及開來呢?
兩個原因:施工難考驗工人手藝且所占空間大;價格直接double,單槽×2的價格不夠友好。
所以說,單雙槽最適合那些廚房臺面大且有錢任性的朋友,有錢真的可以“為所欲為”。
3)水槽式洗碗機
是水槽也是洗碗機,價格當然是和洗碗機同等,想要洗碗機的直接裝這個就好。
3、臺上盆還是臺下盆?
相當于水槽界的甜咸粽子之爭,每種安裝方式都有喜歡的理由,只要適合自己就是正確選擇。
1)臺上盆
顧名思義,就是水槽沿高出臺面的安裝方式,安裝簡單且后期維修方便。
臺上盆適合不銹鋼或自重較輕的材質,僅靠外翻邊沿搭在臺面上用螺絲或夾板固定,再通過玻璃膠或塑鋼泥完成固定安裝。
不足:水槽沿高出臺面不易清理臺面殘渣,連接處容易積水,衛(wèi)生保持不好長時間容易發(fā)霉甚至滲水。
建議:監(jiān)督師傅用廚房專用防水防霉玻璃膠黏合;盡量選擇扁平且曲線流暢的水槽的邊緣能和膠更好結合,減少藏污納垢風險。
2)臺下盆
水槽邊沿在臺面下方的安裝方式,臺下盆安裝好后將水槽連成一體,但是安裝難度相對較高,一般需要另外付費。清潔時能直接把廚后殘余掃進水池中,臺面上的水可以輕松的流到水盆里。臺下盆的對開孔和安裝都有硬性技術要求,處理不好接縫處極易發(fā)霉,最好選擇靠譜工人。
建議:別擔心臺下盆的承重性,但是如果要安裝垃圾處理器的不建議選擇臺下盆;臺下盆對水槽邊緣寬度有一定要求,購買時先確定水槽是否能滿足安裝條件;后期拆卸維護不是太方便,屬于半固定式安裝。
3)與臺面一體
水槽材質和臺面材質相同或類似的,可以直接焊接成一個整體。
不銹鋼臺面+不銹鋼水槽=不銹鋼一體化
人造石/石英石臺面+人造石/石英石水槽=人造石一體化
還是那句老話,有錢真的可以“為所欲為”,這種安裝方式費錢費功不過是真的好用。
4、關于水槽的各種尺寸
水槽作為一種立體式廚房用品,各種尺寸需要牢記于心,選購時才能最大幾率的置得適合自己的水槽。
1)橫向長度
水槽的橫向長度和水槽中盆的數量有關,盆越多或者帶翼,都會加長水槽的長度。
一般來說單盆在430mm左右,雙盆在800mm左右,三盆一般都要在1000mm左右。
實際橫向長度需根據水槽設計來看,這只是個參考尺寸。
2)縱向長度
這個是取決于你家櫥柜臺面的縱長,買水槽之前要先量好臺面縱長。
一般來說,水槽縱長小于臺面縱長120mm左右是最合適的尺寸。
水槽與臺面邊緣太寬既不美觀操作也不方便;太窄的話當水池滿載水有不能承重的斷裂風險。
3)水槽深度
我們使用的餐具是比碟盤之類更厚的碗具,所以水槽深度會比歐美略深一點。
180mm-200mm的深度是最為合適的,容量大且可防水濺出。
但水槽并非越深越好,從實用角度出發(fā),深度過大并不好操作。
4)不銹鋼水槽厚度
好的不銹鋼水槽都會用較厚的板材。
最好選擇槽體厚度0.8–1.0mm之間,盆底厚度達到1mm的不銹鋼水槽。
過薄影響水槽使用壽命和強度,過厚則會損害餐具。
簡單辨別辦法:用力按水槽表面,如果凹陷說明材料很薄,認準304#材質不銹鋼基本沒什么大問題。
5)水槽邊緣厚度
很多人認為水槽邊越厚越好,水就不會濺出來,這其實是一個想象與實際的誤區(qū)。
實際上,水是否會濺出來,只和水槽的深度有關。
水槽邊緣稍薄能與臺面更好吻合,防止接合處滲水。
即使有水珠、碎渣落到臺面上,用抹布輕松地就能將其抹入池內。
建議:選購時要留意薄邊的平整度,薄邊對工藝要求相對較高,厚度越薄越難做到平整。
5、水槽的疑問與解答Q&A
Q:我買的水槽到底能不能做臺下盆?
A:除了水槽本身還取決于櫥柜尺寸。
櫥柜臺面寬度600mm左右,柜體深度在450mm~550mm基本是可做的。不確定的話將水槽長寬高報給櫥柜師傅咨詢是否可行。
Q:窗戶旁的水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?
A:水槽大多是安裝在窗戶位置,內開窗要提前考慮到水槽上的龍頭位置,別裝好了才發(fā)現龍頭將窗戶擋住了。
Q:考慮裝凈水器,應該選什么水槽?
A:沒特別要求,一般現在水槽設計時會在左右角上預留好凈水器入水位置,置入時留意一下有無預留凈水器入水位置就好。
Q:不銹鋼水槽什么型號材質最好?
A:304不銹鋼材料是最佳選擇,完全杜絕生銹開裂等問題的一種不銹鋼。認準有SUS304標記的水槽,這是唯一正規(guī)且國家標準規(guī)定的標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