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擔心接盤者,”剛需“支付能力將決定房價?
導讀:房子最終是用來居住的,而投資只不過是一套房子中間走過的岔路,這也是為什么“房價為什么不會漲到天上去”的根本原因。
現在住房有多緊俏?熱門城市的項目一開盤,基本上都能快速賣完,根本不愁銷售。現在買房的人固然有買房自住的,但更多的仍然是炒房者,普通住宅、商住房、只要有資格購買,他們就會大量買入。這些人不以居住為目的。

但要說的是,現在買房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剛需。
誰才是真正的剛需?
我們為什么希望房價下跌,原因當然是要讓真正的剛需擁有自己的住房。誰才是真正的剛需呢?又是誰對當前房價不滿意呢?實際上全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都比較合理,只有少數大城市房價才暴漲,而我們關注的正是這些城市里的普通人。這些人又分為本地原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。
客觀地講,在這兩類剛需中,本地原居民對房價的意見并不是太大。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有自住房,很多人還曾經享受過兩限房和經適房的優惠政策。這個群體對住房的需求不是“有和無”的問題,而是“改善住房”的問題。
而對那些普通外來務工人員,既享受不到政策優惠,也無法購買高價房。但他們卻是大城市各行各業的中堅。如果沒有他們,可能大多數飯店要打烊,衣服沒地方干洗、頭發也沒處理、菜市場沒有賣菜的、大多數互聯網公司、文化產業也會癱瘓。因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也是外地人,他們才真正的“剛需”。
接盤俠是炒房者而不是剛需
既然我們將“剛需”定性為外來務工人員,那現在仍然在買房的是顯然不是真正的剛需。現在買房的顯然主要是追求改善住房和炒房者。如果房價繼續上漲,所有的接盤者顯然不是剛需,而是炒房者和改善性購房者,而且大多數仍然是炒房者。我們需要明白一點,炒房者買房的目的是賺取利潤,所以房子最終仍然是需要賣掉的。
而在最高點接盤的也只能是最后一批炒房者和部分改善性需求。而剛需何時才能夠入市呢?肯定是房價下跌的時候。而愿意降價賣房的肯定不是剛需,而是炒房者,因為房子掌握在他們手中。如果炒房者大規模向市場拋售手中住房,顯然會增加供應從而拉低房價。客觀地說,這部分炒房者是最后的接盤俠。
房價為什么會最終下跌呢?
還是那句話,房子無論經過多少位炒房者,最終必然要讓人住。房子最終的主人肯定不是炒房者,因為他們手中握有多套住房。
而剛需的支付能力是無法承受當前的高房價的。現在的房價走勢就好比在玩“俄羅斯輪盤”,最終的炒房者就是中了那顆“彩彈”了。他們有兩種選擇,第一種是繼續持有,他們必須要找到下一個接盤者,否者他們手中的房子就會變成負資產,第二種是降價拋售,讓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人買房,結果是房價回歸到正常水平。一旦第二種情況出現,也預示著周期拐點到來。
從這個角度來說,所有“限購限貸”行為都是在維持“擊鼓傳花”游戲的可持續性,這個游戲繼續下去的條件是有出價更高者接盤。所以房價難以下跌是必然的。相反,如果我們不對房地產市場強加干預,結果會怎樣?筆者認為,至少房價的周期要比現在短得多,房價也不會是只漲不跌。自由市場中,總會有獲利者想及時出逃,而當大多數人嗅到危險集體出逃的時候,房價下跌也成為必然。雖然目前房價在貨幣政策的護航下穩步上漲,最終仍然要剛需接盤,他們的支付能力也決定了房價在未來必須下跌。

但要說的是,現在買房的人都不是真正的剛需。
誰才是真正的剛需?
我們為什么希望房價下跌,原因當然是要讓真正的剛需擁有自己的住房。誰才是真正的剛需呢?又是誰對當前房價不滿意呢?實際上全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都比較合理,只有少數大城市房價才暴漲,而我們關注的正是這些城市里的普通人。這些人又分為本地原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。
客觀地講,在這兩類剛需中,本地原居民對房價的意見并不是太大。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有自住房,很多人還曾經享受過兩限房和經適房的優惠政策。這個群體對住房的需求不是“有和無”的問題,而是“改善住房”的問題。
而對那些普通外來務工人員,既享受不到政策優惠,也無法購買高價房。但他們卻是大城市各行各業的中堅。如果沒有他們,可能大多數飯店要打烊,衣服沒地方干洗、頭發也沒處理、菜市場沒有賣菜的、大多數互聯網公司、文化產業也會癱瘓。因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也是外地人,他們才真正的“剛需”。
接盤俠是炒房者而不是剛需
既然我們將“剛需”定性為外來務工人員,那現在仍然在買房的是顯然不是真正的剛需。現在買房的顯然主要是追求改善住房和炒房者。如果房價繼續上漲,所有的接盤者顯然不是剛需,而是炒房者和改善性購房者,而且大多數仍然是炒房者。我們需要明白一點,炒房者買房的目的是賺取利潤,所以房子最終仍然是需要賣掉的。
而在最高點接盤的也只能是最后一批炒房者和部分改善性需求。而剛需何時才能夠入市呢?肯定是房價下跌的時候。而愿意降價賣房的肯定不是剛需,而是炒房者,因為房子掌握在他們手中。如果炒房者大規模向市場拋售手中住房,顯然會增加供應從而拉低房價。客觀地說,這部分炒房者是最后的接盤俠。
房價為什么會最終下跌呢?
還是那句話,房子無論經過多少位炒房者,最終必然要讓人住。房子最終的主人肯定不是炒房者,因為他們手中握有多套住房。
而剛需的支付能力是無法承受當前的高房價的。現在的房價走勢就好比在玩“俄羅斯輪盤”,最終的炒房者就是中了那顆“彩彈”了。他們有兩種選擇,第一種是繼續持有,他們必須要找到下一個接盤者,否者他們手中的房子就會變成負資產,第二種是降價拋售,讓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人買房,結果是房價回歸到正常水平。一旦第二種情況出現,也預示著周期拐點到來。
從這個角度來說,所有“限購限貸”行為都是在維持“擊鼓傳花”游戲的可持續性,這個游戲繼續下去的條件是有出價更高者接盤。所以房價難以下跌是必然的。相反,如果我們不對房地產市場強加干預,結果會怎樣?筆者認為,至少房價的周期要比現在短得多,房價也不會是只漲不跌。自由市場中,總會有獲利者想及時出逃,而當大多數人嗅到危險集體出逃的時候,房價下跌也成為必然。雖然目前房價在貨幣政策的護航下穩步上漲,最終仍然要剛需接盤,他們的支付能力也決定了房價在未來必須下跌。
上一篇:
甲醛超標3倍,家具是“真兇”?
熱門文章
更多 >>